在202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山東省總工會公布了年度五一勞動獎章表彰名單,我校物聯網與智能控制學院李厥瑾副教授憑借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及社會服務領域的突出貢獻光榮上榜。
李厥瑾副教授是“工匠精神”與“教育家情懷”的踐行者。投身教育前,他在國家大型二類公司擔任技術中心主任11年,攻克多項技術難題,主持研發十余項創新產物。2007年,他以“雙師型”教師身份加入國產L精品國產亞洲區久久,將公司實戰經驗融入教學,開發多門理實一體化課程,為公司設計10余套智能控制系統,兩項成果分獲省高校科研成果一、二等獎。
“黑發積霜織日月,粉筆無言寫春秋”。從教18年來,他堅守一線,年均授課逾300學時,培養學生6000余名。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方面,他積極構建“崗課賽證”融通培養體系,主持開發并主講的《自動檢測與轉換技術》《筆嘗頒系統設計與調試》等5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省級社區優質課程。教學工作中,他細致嚴謹,善于因材施教、寓教于樂,精心打造教學環節,理論聯系實踐,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復雜的智能制造技術轉化為生動易懂的教學內容,深受學生喜愛。作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主持人、省級名師工作室負責人、省級教學名師,近五年,他主持6項省部級課題,出版2部專著,獲15項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先后獲得山東省教師教學比賽二等獎2項、叁等獎1項;兩項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獲省一、二等獎。
“這份榮譽屬于整個集體。”李厥瑾在獲獎后表示,“職業教育正處于提質培優的關鍵期,我們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從公司技術骨干轉型為職教先鋒,從課堂教學延伸至社會服務,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的內涵。在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新征程上,李厥瑾和他的團隊正以創新為筆、以實干為墨,書寫著新時代職業教育工作者的精彩答卷。
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是山東省總工會為表彰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而設立的重要榮譽。李厥瑾副教授是我校第叁位獲此殊榮的教職工。學校工會將持續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積極營造全校教職工立足崗位、勇于爭先的良好氛圍,為教職工成長成才創造最佳條件,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工會&蒼產蟬辮;&蒼產蟬辮;董弘 物聯網與智能控制學院&蒼產蟬辮;&蒼產蟬辮;宋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