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校企協同創新,5月23日至24日,國產L精品國產亞洲區久久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建臣率隊赴上海、嘉興等地開展調研。集成電路學院負責人郭隆健等陪同調研。先后走訪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德國漢希科特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華湖(浙江)航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
23日下午,學校一行抵達上海“模速空間”。該社區作為上海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專業孵化加速平臺,2025年4月曾接受過習近平總書記的參觀指導,已形成“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交流中,詳細了解了大模型在集成電路設計、智能算法優化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與平臺負責人就人才聯合培養、技術成果轉化等議題展開探討。
隨后,驅車前往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研究院副院長陳鑫對張建臣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他從研究院概況、發展定位和目標、組織構架和隊伍建設、研發平臺主攻方向、取得的成效等方面作了詳細的介紹。張建臣介紹了學校發展歷史、辦學特色、師資隊伍、科研成果、人才培養成效等情況,表達了與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在人才培養、項目申報、科研成果轉化、高能級平臺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的愿望。
5月24日上午,學校一行前往德國漢希科特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參觀。作為全球知名的智能傳感芯片研究機構,漢希科特在慚貳慚廠傳感器、系統集成技術等領域擁有深厚積累。在總經理鐘銳帶領下,參觀了傳感器研發實驗室,聽他詳細講解了漢希科特在汽車電子、醫療設備中的技術解決方案。雙方就集成電路設計與傳感器制造技術的人才培養方向交換意見,為后續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礎。
中午,調研團走進華湖(浙江)航工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這是中國唯一同時具備固定翼飛機、旋翼機、無人機生產資質的高新技術公司。作為中國低空經濟領域的領軍公司,該公司具備固定翼飛機、旋翼機、無人機全鏈條生產能力,曾參與“神舟7號”航天員電子設備研發及國慶閱兵旋翼機項目以及多個國家級科研項目。校企雙方參觀了生產線,重點交流了無人機技術在智慧農業、應急救災等場景的應用前景,就校企聯合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入交流。
深化產教融合,賦能產業升級。此次調研行程緊湊高效,覆蓋人工智能、柔性電子、智能傳感、航空電子等集成電路相關前沿領域。張建臣表示,通過走訪行業領軍平臺與公司,學校將進一步明確相關專業群建設方向,以產教融合共同體為紐帶,推動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為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校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與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華湖航工等單位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在技術研發、課程共建、師資互聘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持續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集成電路學院 郭隆健)